冯晓广 

    暮春时节,驱车沿沟底山路曲折前行,路尽头处,山野绿意盎然,泉水汩汩而流,悬崖上“长寿·立邱”石刻大字随即映入眼帘。

    立邱村位于河南店镇西南部,距离县城10公里,村里石头房、石头墙,古街、古巷,随处可见,延续并保存着古村落的历史文化脉络。

    “我们村有257口人,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25个,是个名副其实的长寿村哦。”立邱村支部书记贾五更在介绍村情时,特意道出了长寿的秘诀。“这都得益于我们村南的那眼泉水,口感好,水质好,自立村时始,就四季长流,即使大旱也没有断流,有它,我们村的老人都长寿啊。”

    “‘长寿’是我们村的立村之本,美丽也应该是全村的‘当家名片’,决不能让子孙们在‘脏乱差’中长寿。”在今年的美丽乡村建设中,立邱人陷入了思考。“一定要改变过去的生活陋习,整治环境卫生,发展绿色产业,让全村人在生态环境优异,家家户户小康的村庄里生活。”县政协副主席、驻村工作组组长刘得洋,经多方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同时,在邯郸银行等部门的帮扶下,立邱村制定了整治村庄环境、发展富民产业、建设美丽立邱的规划。

    万事开头难,环境整治难上难。由于土地稀缺,几百年来,村民形成了宅基地外建厕所、建车库,建猪圈,堆柴草的习惯,要整治环境,就要拆除全村所有的宅外建筑,这比登天还难。“党员干部必须带头拆,从我做起!”贾五更说到做到,带头无条件拆掉了自家的车库和老宅基地,把地让出来建村民活动广场。

    “人家都拆了,图啥?还不都是为了村集体,我的地算的了什么。”村里建设立邱泉景观,需征村民贾来年3分多菜地,贾来年刚开始想不通,后来看到村干部把自家的厕所、草垛都拆了,他也主动把地让了出来。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全村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拆除厕所53座,柴草堆、垃圾堆等1500个,像过筛子一样清理杂物2000多方,打通了通往卸甲、五指山、清泉寺等方向的多条道路。

   像贾来年一样,看到村庄的“美丽变化”,村民们都争先恐后地加入到建设中来,村民文化广场、二路合一、盘山道路等等,各个工程在全村遍地开花。每天参与义务劳动的村民都在70人以上,有些村民还免费出动自家的三马车参与劳动。

    整治环境是基础,群众致富才是关键。立邱村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底蕴,风风火火地搞起了生态旅游和休闲体验建设,做足长寿文章和休闲文章。改建立邱泉,同旁边的古寺一起打造旅游景点。立邱户外拓展攀岩基地工程计划打造华北最大的户外休闲养生基地。

“老人出工甩棍子(放下拐棍),岩边垒堰用锤子,山坡垃圾过梳子(像梳头一样清理死角垃圾),富美产业找路子。”刘得洋将村庄美丽建设作了很好的总结,“有了这样的干劲儿,群众致富梦、美丽梦、小康梦,一定会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