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人民政府县长 汪涛
在当前形势下,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将进一步破除干部思想束缚,进一步推动观念转变和作风改进,进一步凝聚干事创业合力,进一步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一、强化问题导向,全面改进作风。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风是干事的保障。赵克志书记提出的“八破八立”和高宏志书记讲到的五个方面问题,是高度一致的,抓住了全省、全市党员干部思想症结的根本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遇到问题绕着走,想完成办法少,讲客观理由多;交办事项反馈少,协调配合少,工作合力不够强;干工作满足于现状,工作标准低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干部队伍建设,就会影响工作落实,就会影响涉县发展。因此,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以此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盯住抓住这些影响制约发展的问题,下大力气解决。要大力弘扬不讲条件、不畏艰难的进取精神,自我加压、说干就干,不畏艰险、锐意进取;要大力弘扬勇挑重担、敢于创新的担当精神,主动作为、负重奋进,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要大力弘扬纪律严明、步调一致的团结精神,同心同向同力,既要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更要协同配合,合力攻坚;要大力弘扬甘于付出、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服从大局、用心工作,事争一流、创先争优。
二、强化机遇意识,实现率先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更为涉县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目前,中央、省市的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出台,并还将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涉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而且我们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具备了很好的基础,冀·津(涉县·天铁)循环经济示范区,已经累计投入3亿多元,用于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能够满足项目落地需要;相继引进新上了综合钢延、汇日保温一体板、京通矿棉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项目建设呈现出如火如荼、热火朝天的景象。该示范区已成为省级园区,并列入全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40个平台之一,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61项重点工作之一。在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冀津两地各级领导对冀津园区的发展都高度关注、非常重视。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依托冀津园区,积极对接、积极承接,特别是要盯紧北京金隅集团的一系列项目、天津飞鸽电动产业园等项目,力争尽快落地。
三、强化思维创新,破解发展瓶颈。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我们必须打破思想障碍,冲破陈旧思维,才能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发展活力。当前,主要解决好三个方面问题。一是资金问题。树立市场思维,走市场化运作路子,大力推行PPP等模式,通过拨改投、拨引贷、拨改补、拨改奖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交通、水利、生态、医疗等更多领域,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在园区建设上要大胆探索实践“管委会+开发公司+基金”等模式,多元化融资,全方位筹资,破解影响制约园区发展的资金瓶颈。二是土地问题。涉县地处深山区,可用土地本来就十分有限,加之受土地指标少等因素制约,造成很多项目迟迟落不了地,严重影响了项目建设。为此,在通过争跑省市重点项目等途径争取更多指标的同时,还要注重内部挖潜,通过土地增减挂钩、土地置换、“腾笼换鸟”等途径,盘活存量土地,发挥有限土地的最大效益,确保更多项目有地可用、有地可落。三是行政审批问题。企业和群众对审批难、审批慢等问题反映非常强烈,我们要以成为行政审批局试点县为契机,在组建行政审批局的基础上,抓紧开展后续工作,将原来由各部门承担的行政审批职能统一移交到行政审批局,实行一个部门受理、一个部门办结,全面提高行政审批效能和服务质量,让企业和群众更加满意。
四、强化实干精神,狠抓工作落实。解放思想不是喊口号,不能空对空,必须体现到工作落实和推动发展上。面对当前艰巨而繁重的任务,我们必须坚持干字当头、干字为先、实干苦干,坚决完成既定各项目标任务。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与深入推进“百日攻坚”行动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以大讨论推进工作开展,以工作成效检验大讨论活动成果。一要抓项目建设。要继续喊响叫亮“项目第一、工业至上”的口号,深入实施“四三二一”产业发展战略,大打项目建设攻坚战,加快综合钢延、汇日保温等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年内竣工投产;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定点招商、网上招商等,力争再引进新上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二要抓工业经济运行。工业是涉县“当家吃饭”的产业。要继续实施“百企兴涉”战略,推行“四个一”分包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保障企业正常运营。三要抓大气污染治理。生态环境好是涉县的一张重要名片,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保持好、巩固好。要加大抓好工业污染、扬尘污染、油气污染等方面的治理力度,依法打击一批环境违法行为,确保空气环境治理持续好转。要持续加大造林绿化力度,按照“六化造林”机制,再实施一批绿化工程,增绿增密增彩,真正让涉县天更蓝、地更绿、山更绿、环境更宜居。四要抓县城建设。走“小县大县城”的路子,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实现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相统一、人口聚集与产业壮大相协调。加快推进产城教融合发展,完善承载功能,提高宜居水平,真正把县城做大、做强、做精、作美。五要抓美丽乡村建设。按照“环境美、产业美、生态美、精神美”的要求,学习借鉴贵州山区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发挥涉县的独特优势,持续加大投入,全面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要打造精品亮点,发挥带动效应。此外,还要统筹抓好财税、旅游、社会民生和“十三五”规划编制等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