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石彬 李秀娟)日前,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女娲祭典又被国家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列入《中国节日志》的子课题,成为国家文化部的专项课题,这是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首次列入国家级专项课题,对保护和弘扬女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课题由河北大学副教授马兰牵头,县文广新局和西戌镇具体协调并组织当地的专家学者参与编写,今年将在《中国涉县女娲祭祀文化》等已有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对涉县娲皇宫和沙河村等地的民间祭祀系统普查,在内容上进行拓展和延升,并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

    传说农历三月十八日是女娲的生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十八日,来自晋、冀、鲁、豫四省的人们都要前来朝拜女娲,由此形成影响深远的娲皇宫庙会。祭拜活动以 颂扬人类始祖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断鳌足、立四极、治洪水、通婚姻、作笙簧等功德为主,主要内容包括民祭、公祭、朝拜等。庙会时期是女娲信仰习俗集中 展现的时候,主要有拴娃娃、开锁等生育习俗;问病求医、求平安等求吉避凶习俗;坐夜、撒米面等敬奉女娲习俗;及与女娲有关的岁时节庆、婚姻习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