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冯晓广 苑俊芳)4月21日-23日,“女娲论坛”在涉县举办。论坛围绕传承女娲精神,弘扬传统文化,展开讨论,发表意见,以增强全球华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维系中华文化血脉,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女娲论坛”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华鼎国学研究基金会主办,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涉县县委、涉县人民政府、中华女娲文化专项基金管委会承办,中国女娲文化研究中心、河北煜剑节能技术公司协办。
4月22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女娲文化专家学者和女娲圣迹地、纪念地的代表,怀着对中华民族始祖女娲的崇敬和感念之情,先后考察了女娲伏羲推磨成婚之地—磨池村、女娲祭祀地娲皇宫和民间祭祀女娲活动。
4月22下午,“女娲论坛”正式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坐一堂,展开讨论。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郑一民主持。
县委书记李书生致欢迎词。他介绍说,涉县是千年古县、女娲故里,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地方,境内的娲皇宫是我国建筑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的奉祀始祖女娲的古建筑群,被誉为“华夏祖庙”,荣膺国家5A级景区。作为中国女娲文化之乡,多年来,涉县致力于打造、传承和弘扬女娲文化,先后举办了12届公祭女娲大典和3届女娲文化节,积极推动“女娲祭典”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立了“中国女娲文化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了中国女娲文化高层论坛。
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涉县宣传片。
县人大党组副书记牛永芳作涉县主旨发言。女娲创世造物,功高望重无比。女娲信仰源远流长,祭祀现象遍及各地。女娲传说深入民间,影响深远。女娲文化博大精深,弘扬传承取得明显成效。
随后,专家们围绕传承女娲精神,弘扬女娲文化,展开讨论,发表意见,达成共识。
论坛认为,作为“始母神”,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断鳌立极、遏制洪水、制作笙簧、通婚姻立人伦的创世功德,世代奉祀,历久倪坚。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二十一世纪桥头审视女娲文化价值,不仅是维系中华文化血脉、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珍贵财富,更是祖国统一、民族和谐发展的法宝,对增进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构建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专家认为,女娲文化可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