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两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扶贫办严格按照县委部署,主动担当牵头责任,脱贫攻坚政策不落实问题专项清理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目前,已查纠问题703件,整改333件。
工作摆位“认死理”。坚决与省、市县委保持高度一致,把“一问责八清理”暨微腐败整治两个专项行动,作为精准扶贫的有力抓手、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贯穿于扶贫工作全过程。坚持一个步骤不减,一个环节不漏,一个标准不降。凡是上级要求的规定工作,认真做到不折不扣、一丝不苟、毫不含糊。县专项行动动员会后,第一时间召开了14个责任部门、17个乡镇主管领导会议。一个多月来,共召开各类调度会、督导会、分析会等10余次,三次邀请纪委专项办领导指导工作,充分调动各乡镇、各责任部门的清理工作积极性。
行动部署“做笨活”。专项行动一开始,主动将县下发的方案细化实化量化,制定印发关于脱贫攻坚政策不落实问题方案,内容完善为10大项34小项,使清理任务更清晰、更具体、更有操作性。针对贫困识别不精准、退出不精准问题的自查自纠,在全县同步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三年数据大清洗工作,共查纠各类问题200余件。实行集中办公,现场督导各乡镇更改纠正错误信息。为推进查纠工作深层次、高质量,6月底提早谋划,决定在全县开展财政扶贫项目资金问题集中整治活动。7月3日,中纪委关于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对原有方案进行完善提高,以乡镇为牵总,逐村过筛细查,不放过一个项目、一笔资金。目前,已查找产业不精准问题151件、项目规划方面问题58件,资金问题3件。
问题整改“下狠手”。对所有自查出来的问题严格建立整改台账,逐个过筛、逐一审查,立行立改、边查边改,整改方案落实到人员、时限和效果上。对贫困人口识别不准、信息录入错误的问题,责令专人2个工作日内在固定地点修改、录入,验收合格方可离开。对产业不精准问题和扶贫项目规划问题,责令乡镇和贫困村一周之内优化扶贫产业、完善项目库。对涉及扶贫资金等情节严重的问题,坚决不留情面,处分到位。特别是在上报问题时间节点前,召开针对性会议,逐部门点评,逐细节指导。对零报告及问题查摆不深入的乡镇和部门,签署零报告承诺书,并配合县纪委及时跟进督导,确保问题查得深、查得透,改得准、改得好。